一个青菜头的洗礼
在四川、重庆那边,有用青菜头腌泡菜的习俗。那泡菜坛里的老汤,是三峡移民即使在离开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时候,即使那汤水那么沉,即使搬家的大包小裹那么多,那里的人们仍旧坚定地把它带上路的乡愁。
某个阳春三月星期天的早上,果蕴遵从内心的指引,决定在青菜头下市之前,再腌一坛青菜头泡菜。果蕴埋头挑青菜头时,看着那双帮忙支塑料袋的龟裂的黝黑的双手,不由地揣想这个老农一定是有善良的秉性,要不怎么能种出这清心的绿,这瓷感的白,泡出来一定还带着脆。
泡青菜头最难的一步是清洁工作。你看那峰峦叠嶂,你看那沟沟壑壑,你看那曲曲折折,你看那百转千回,如何能清洁到食用标准?看着这堆青菜头挠头之时,同时也为了家中小宝能从劳动中体会这一辈一辈的乡愁,果蕴把小宝抓了壮丁。

大刷子。小宝被分配了一把大刷子。她只需要用大刷子将泡在水盆里的青菜头外表大面上的脏东西刷干净,然后递给果蕴就算大功告成。
小刷子。果蕴自己选了一把类似牙刷的小刷子,专门负责向那些犄角旮旯里,那些大刷子感到无能为力的黑势力进军。在历经千辛万苦,好似跨过千山万水般,盆子里终于堆起了小山。
小刀子。眼瞅着小宝与果蕴的流水线作业快要完美收官之时,从厨房经过的姥姥慢悠悠地停在了青菜头小山前。“哎呀呀,我就不放心你们干的这点活!你们看看,这坑里的黑东西都是什么呀?!”姥姥明显是带着不满。姥姥觉得这活计还是自己干最放心。姥姥从刀架上取下那把最小最尖的小刀,拿起一个青菜头,用小刀把黑黑轻轻挖掉剔除,果然这样就完全干净啦!

一个青菜头的洗礼,在经过大刷子和小刷子的分工合作,再得了小刀子的帮助之后,洁净无瑕地呈现在了面前。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清洁过程,它还为果蕴呈现了审计工作中的分工、协作与外力借助。
关于分工。我们这行每个人都是型号不同的“大刷子”、“小刷子”,我们这支“刷子大军”干着一种名叫“审计”的活(干审计的你们可自由想象谁是拿刷子的人,哈哈)。在某个审计项目上,我们有时候是同样数量的各规格大小刷子组队,我们按审计年度分工,有的刷70年代,有的刷80年代,还有的刷90年代,再厉害点的就刷00后(哈,哈哈,哈哈哈,如不介意,请和果蕴一起笑);有时候我们同一规格的刷子会分在一起,我们按报表项目分工,有的刷资产,有的刷负债,有的刷所有者权益,还有的刷收入成本费用,再厉害的就刷现金流量;有时候我们刷子随机打组合,我们按业务循环分工,有的刷采购与付款,有的刷销售与收款,有的刷生产与存货,有的刷投资与筹资。每个刷子各司其责。
关于协作。在项目审计中,为了取得审计完成的大胜利,“大小刷子”们除了发挥自己本身的功能以外还互通有无。这种协作不但避免了信息的阻隔导致的重复劳动,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当我们按审计年度分工时,期初期末数据、期后事项、追溯调整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当我们按报表项目分工时,一借一贷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当我们按业务循环分工时,业务把刷资产负债项目的刷子与刷利润表的刷子联系在了一起。大小刷子们在一起其乐融融。
关于借助外力。当审计累得脚打后脑勺却领着不如蓝领的薪水时,我们常常自我安慰“钱不是万能的”,因为我们分工协作并不完全靠的是薪水,还靠的是对审计事业的自我奉献。当然更重要的是原因是刷子们自己并不是万能的!当审计过程中遇到非专业或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时,当通过内部的分工协作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对脸面来一个痛快的切割,我们需要借助专家等外部力量,用这个外来的小刀子把问题解决掉。
一个青菜头的洗礼,一个审计项目中的分工协作与借助外力。乡愁带给人的不只是忧伤,还有欣喜。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