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米粒职问答】不想承担风险?那就别选择

米粒 / 2017-07-23
文字 正常
  • 标签:
  • 职业规划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想过得快乐,就要接受你永远无法消除那些不确定性的事实,简单来说就是:怎么选都是正确的。

    炎炎盛夏里七荤八素地忙了一个月,经过连续三个周末的加班,繁琐的年中会总算在今天结束了,我总算可以从那些PPT里逃脱出来,好好窝在家里听听歌发发呆,再来我久已不打理的公众号码码字。

    由于一直忙碌,有些读者留言和求问的消息也都没时间回复,有的消息过了一定天数现在系统已经不允许回复了,甚至有的消息都看不到了,所以只能凭印象回忆,大致整理了一下写成这篇职问答。

    关于工作选择

    有几个读者还是问工作机会的选择的。老实说这种问题我已经不爱回答了,在此说明两点:

    一、我前两个月写过一个系列是关于财会Offer选择攻略的,很多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所以下次您再提问的时候,不妨先去菜单栏里的职问答频道搜来看。

    二、建议您在提问之前最好先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毕竟很多职业都会影响你的生活方式和与家人的关系。你是什么样的性格、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偏好用多少时间以及用什么方式与家人相处,米姐可不能替您做主。

    零经验的毕业生怎么选工作?

    大概是一个学校和硬件条件还不错的小朋友给我留言,写了一堆两个offer的情况,分别是什么公司、什么岗位、对于该岗位的职责和发展方向,面试的领导怎么说、HR怎么说,巴拉巴拉...... 然后问:米姐你说我该选哪个?还是再找找?

    我轻笑着摇头,没有回复,因为这孩子说了半天都没有半丝关于TA自己是怎么想的。其实TA那两个offer都属于让人艳羡的好公司,怎么选都已经比很多人起点高了,我回不回或怎样建议,对TA前一两年的职业发展都无关大碍。让我担心的是,象TA这种没想法的学霸孩子如果继续这么不能独立思考和审视自己的内心,即使TA开始能凭借优秀的硬件条件获得比同龄人更好的工作,日后也会慢慢流于平庸,或错失更适合TA、更能发挥TA的强项的机会。

    我现在的部门就有不止一个这样的同事,有的工作了两三年,有的工作了近十年。有时候我看着他们的简历都替他们可惜——能做XXX这种职责N年,都可惜了他们XXX名校硕士的学历。

    当然,我无权judge别人的生活态度,毕竟在一个稳定的单位懵懂糊涂地打一份工、把更多精力放到业余其他方面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所以如果这个向我提问的小朋友是这样的生活态度,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今天这里写的内容只针对那些在事业上有追求和上进心的小朋友们:

    如果你还没有能力审视自己内心的声音,没有办法在什么工作经验都没有之前就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地、勇敢地试错

    如果你是象这个向我提问的小朋友一样手拿多个offer,如果你没有想法和判断力,与其瞻前顾后纠结和四处求问,不如闭着眼睛扔个硬币决定,先去做起来再说,你不试怎么知道适合不适合自己呢?

    要不要选择“边缘化”的财务职位?

    第二个求问者是有7年财务工作经验的人,做过总账和成本会计,得到一个制造工厂的offer,该公司新成立了个经营管理部,给TA的职位是做成本分析的高级专员,职责偏管理会计,类似IE成本工程师,TA一方面感兴趣这个岗位可以用另一种思路管理成本,但另一方面又犹豫几点:

    1、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职位会被取消;

    2、这不是财务部岗位,如果以后离职,这段经验该怎么写在简历上;

    3、主管不懂财务,不知道工作怎样展开

    这个问题其实我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我自己就属于在偏离财务的道路上越跑越远,我在那个财会offer选择攻略大全的系列文章里专门写了要不要做财务一章。所以建议这个提问者及有类似疑问的读者去看那篇文。

    我耳闻目见的财务人“转型或转行”的例子也不少,不说想我这样由企业财务转做咨询顾问、培训师的,就说在企业内部也有不少资深的财务工作者转向其他非财务领域:有财务总监转做GM或事业部总裁的,有财务经理转做经营、采购、物流等业务职能的,还有转做战略、董秘这种看上去更高大上职位的。

    可以说财会的技能特别是财务管理的技能在企业内部是比较受欢迎的,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但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一方面向往着非财务的工作,一方面又想保留自己“财务人”的职业标签。我猜,大概还是因为财务是通用型职位,保留这个标签可以让自己就业机会更广。比如这个提问者的案例,TA的第一点顾虑已证明了TA对失业的担忧。

    但我只能对TA说,选择就意味着承担不确定性,不想承担风险就不要做选择更何况,那个领域是否象财务一样有通用性,或许你的认知少得可怜——

    成本岗本来就是管理会计工作,自然是可以在财务部门做也可以在非财务部门做,你自己也说了这种IE成本工程师可以用“另一种思路”做成本,这种思路肯定不是为了财务核算记账。

    你要不要继续保持自己“财务”的职业标签,这要看你未来想要什么样的职业发展,如果你喜欢那种业务思路,何必在意自己是不是在财务部工作,如果你真不希望脱离财务,你应该盯住围绕钱(资金和融资)、账(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税务的岗位,这才是到哪个公司都永无争议的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

    这个经营管理部的工作在未来的简历上怎么体现,你现在担心也没有用,我不能说有多少公司有“经营管理部”,因为这种部门不象财务、HR这种部门哪个公司都会有,但我敢说所有公司都会有类似的职位,只不过不叫“经营管理部”而已。“部门”是因公司而异的,职场人跳槽凭的是具体的职责,不是在哪个部门

    每一段经历都是财富,你无法预料现在做的职责未来哪一天会派上用场。反正就我自己的经历看是这样的,以前我的某段我认为非常独特但没有市场需求的经验,在N年后不知道哪天被猎头兴致勃勃地说“我的客户就要你这种经历的”。

    至于担心主管不懂财务工作无法开展,我想说的是,即使你做财务,随着资历和职位的提升,也要和越来越多不懂财务的人打交道,怎么和不懂财务的人无障碍沟通业务是你早晚要学习实践的技能。

    选择后的不如意

    选择意味着承担风险,跳槽者有发展得好的,也有不如意和不适应的。下面这个提问者大概是半年前跳槽的,跳槽前后一直都有跟我发消息提到这个职位,这个新工作不论是公司还是专业方向都是TA感兴趣的,只是TA无论在岗位上还是行业上都没有相关经验。但TA对目前的状况是不满意的:

    开始说得好听看重我的潜力会好好培养我,但来了以后也没有人带我,看我无法很快胜任,就要给我换岗甚至降级,这让我很心塞......

    唉,对此我能说什么呢?试错试错,就意味着总会有错。为什么我鼓励年轻人试错而不是在一个稳定的“好”单位干好多年?因为试错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只有试过多次你才会慢慢明白以下几点:

    1、我喜欢做什么?

    2、我的能力擅长做什么?

    3、上述两者之间交集有多大?

    只有这二者的交集才可以称之为“事业”,只是各人禀赋不一,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很快找到这个交集。这个交集越大,意味着你的选择越多。如果这个交集很小甚至没有,那下次找工作就要瞄准2“擅长做的”而不是1“喜欢做的”,而且自此之后要清楚,你找的是“工作”,不是“事业”。

    越早明白这些,就越能早些拥有坦然快乐的人生。

    说回来这个case,提问者有些情绪,认为自己无法胜任新岗位是因为没有人带自己,可是我真的想告诉TA职场的真相—— 除了象四大、宝洁这种常年招收大量应届生的公司会有零经验新人的培训体系以外,没有几家公司是有带新人机制的,有没有人带完全看命。招聘时说要好好培养你,实际上只是给你一个挖掘自学能力的平台。

    我回忆了一下刚毕业那几年,不论是从行政转会计、还是从通用会计转生产成本会计,几乎每次都是我自己琢磨着做事的,即使有师傅,也是我自己先琢磨出一些问题,然后去问,但对方给的答案也不常是有帮助的。

    这么看来,如果你在转向一个新领域的职位能靠自己“琢磨”完成工作并达到上级预期,多少还是证明你有该领域的能力,这个领域就可以视作你“擅长做的事”。

    就我的经验,只要还在财务类岗位中调动,知识结构是有很大交集的,不存在重新花一两年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必要,所以从助理、专员甚至到line manager的岗位,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都应该靠着自己“琢磨”胜任,不应该把不胜任归因为没有人带。如果你超过半年依然不能达到上级对自己工作的最低预期,基本已证明你在该领域缺少天赋,对这种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最好早点放弃。

    这个提问者面临被转岗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如果不同意就要走人。这种情况其实也常见,没什么丢脸的,就去新岗位蛰伏呗。我曾在企业做财务十年,其间也被“贬”过,小说里已经写得很透了。现在回忆起来大概真让自己有兴趣投入钻研并有成就感的时间,通共也就两三年。也就是说,你想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步入那个交集),也许要先做很久不喜欢的事,然后才能等来做喜欢的事的机会,如果因为一时不顺就走人,那么将来机会来了也不是你的了。

    “剩者为王”,总是屡试不爽的职场真理。

    今天去影院看了被热议但已快下线的《冈仁波齐》,深感接受命运的安排也许是最让自己take it easy的处世之道。结合这几个读者提的问题,也都聚焦于选择中的不确定性。然而,人生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无时不在的不确定性,所谓试错,就是在选择中承担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你想过得快乐,就要接受你永远无法消除那些不确定性的事实,简单来说就是:怎么选都是正确的。

    作者
    • 米粒 外资跨国公司财务工作十年,后担任四大管理咨询部门财务管理咨询项目经理;管理会计领域作者、独立讲师、顾问;CMA。
      微信公众号:milicareer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