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6的增值税大改革,着实把所有财务审计税务人员搞得人仰马翻,同行见面言必谈营改增、增值税发票开具、增值税处理新规。对于以“增值”为名的这个税种,花猪有2句胡话想说。
第1句胡话。对一个货物流通活动或者服务的提供行为,对“增值”所征税种并不只有增值税,还有所得税。简单点说,增值税是对某一个具体的活动的增值额征税,比如你买了一本书11.30元,然后你16.95元卖,只对增值的5块征增值税0.65元。但这还不算完,你一年卖了100本书,毛利挣了500元,再扣除你房租水电人工,你还剩100元,这100元在你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主体时的增值额还要缴25元的所得税。这分着的增值缴了税650元,这合着的增值又缴了税25元。
第2句胡话。对所谓的“增值额”征税,在以专用发票抵扣为基础的操作方式下,征税的“增值额”有可能比实际的“增值额”要大。比如你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产品并销售,能取得增值税专票来进行抵扣的只有原材料,运输费用,而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重要成本项目---人工成本,却无法取得专票进行抵扣,最终产品售出时计算的增值额,就包含人工成本。天啦,这是成本好不?人工成本不是挣的钱,而是花出去的钱啊,这也被算作增值额征税?这时服务企业站出来不愿意了,“那我们还全是人工成本呢,我们找谁去?”生产企业反驳:“那你税率不是低嘛,已经照顾你们了。”这么一想,好像也对,但对生产企业的情况没有什么改变,人工成本被征税就是被征税了。再比如一个建筑安装企业,也存在大量的人工成本,这人工成本按理也被征税了,但是他原材料的进项税率17%远高于销项税率11%,这中间到底能抵销多少这种人工成本的无进项抵扣还只有具体项目计算出来才知道。
当然这种以抵扣为基础的操作方式也是引导企业加强财务税务管理,最好都做一般纳税人,这样生意也好做些吧。否则到头来,可能都是大企业跟大企业合作,小企业要想跟大企业合作,在开具不了增值税专票的情况,得降多少个点子的利来弥补大企业无抵扣的损失才能获得大企业的订单啊。
此时此地些景,花猪更惊叹更佩服制定税率、确定征税方式的大佬们了,他们是如何制定这些差别税率、他们是如何想出抵扣的操作方式的呢?但是花猪更坚定不移的相信,无论如何,这些税率都一定是不让国家损失税收的保障税率!这种抵扣的操作方式一定是不让国家损失税收的保障方式!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