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公司待五年就废了吗?
先陈述一下我看到的一个观点:在大公司待五年以上的人基本就废了,进入眼高手低一群,成了温室里的小白鼠,生存能力退化,却又自视清高。这样的人,一旦离开大公司的环境,身上的品牌光环去掉之后,会顿显能力缺失,要跌跟头的。
我非常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并不是说去小公司就一定能力强,有些小公司,没有抱负理想,人员能力水平、素质低下,这种公司待下去,那才叫真的废了。
此作者有一颗创业的心,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宏大的抱负和理想,不是所有人都想创业,对于很多人来说,安安稳稳的生活,柴米油盐,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我很幸运,经历过大公司,也经历过小公司,去过外企,去过国企,也去过私企。最终我还是逃离出来,自己创业。
从我个人来说,虽然经历过创业失败,经历过很多很多的失败。但是,时而安稳,时而激荡,生活,就是我的心情。
也时不时的一贫如洗,也挥金如土过,在意的不是每天能挣多少钱,只是想不停的去尝试,然后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是想接受生活的挑战,让自己变得无可阻挡。
所追求的,是不断的付出的过程,为了理想而拼尽全力后的一种解脱。如同昨日的女排姑娘,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体会。
我从来不相信历史会重演,也没有谁是凭着热情和热血就创业成功了。当你有所成就之后,便会去宣扬和谱写所谓的英雄壮举。
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尝试的过程,谁也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你计划的终点在A,最终的结果,或者失败,或者成功,但是即使你成功了,你的终点应该也不会在A,而是B或C或者更多种意想不到的可能。
创业最怕的是两个想,想不到和想当然。想不到,是未来未知的困难,你没有一个比较靠谱的准备。想当然,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要知道,你的计划永远是计划,尤其是创业,永远不会跟着你的计划实行。
创业者,除非你是富二代,否则,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我在创业的时候,每天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每天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从早到晚,几乎没出过办公室门,干了整整一个月。
创业失败之后,在经济上对我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靠着信用卡和借债来生活。
愁过,反思过,郁闷过,悲伤过,但是第二天睡醒之后,都要把脸洗干净,穿的人五人六的,表现的信心满满。否则,别人怎么会对你所信服。
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成功的打工者和创业者。
前段时间经常看到有人在分享《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员工》等类似的文章,我对这种文章向来也就看看标题,一笑而过。一个优秀的员工,注定不会成为优秀的创业者。很多学生毕业之后,靠着优秀的学历,进入四大,进入大公司工作,拿着不错的薪水,看起来能力很强。也有些毕业生,毕业之后,或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最重要的是付出,而不是所求回报。我创业期间,关注的更多的,是产品本身,解决的是如何解决现有的痛点,我只想切身的为大家去解决问题。那个不挣钱,我依然要做出这样的一个东西,因为我觉的这是一个好产品。
但是现实是,往往好的产品,并不一定能卖的出去。这个社会,很多时候靠的是关系,是后台,是喝酒,是各种人际。
比如,一个公司要买财务软件,可能这个软件特别复杂,操作特别方便,但是你跟老板谈的特别好,老板就会买。因为老板本身自己又不用这个软件,操作的简单与否,复杂与否,是不是会让员工的工作量加大,其实对他来说,很多时候,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在中国,尤其是这种现象。更尤其存在于广大的中小企业。
关于工作,有句话我是认同的,在大企业,尤其是外企,掌握流程就可以了。实际上,你做出的成绩并非拜你的能力所赐,而更多是系统的结果。你能干成事情,是因为你头顶上的那个品牌,和你身后那个公司强大的系统。而这个品牌,不是你的,这个系统,他背后复杂的逻辑你其实也不懂。一旦离开这个公司,你可能什么也不是。
我不再想去大公司工作,因为,工作过之后,我不想只是成为某个公司流水线上的一个机器,或者一个庞大系统的螺丝钉。
反思,经常反思自己的过去,失败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东西。过去了的成绩都不值一提,在不屑一顾那个强大内心的背后,要谨慎的认清自己。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有很多时候,成功是失败的亲爹。很多时候的失败,就是因为之前的成功带来的一种傲慢。
创业,工作,大公司,小公司,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和人生,首先要认清自己。但在认清自己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很多的尝试,走更多的弯路。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