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的会计证与尴尬的会计继续教育
导读
对于会计继续教育,近两年有了可喜的变化。譬如,北京的会计继续教育已经形式多样化了,发表论文、参加会计专业考试都可以视同继续教育。从长远来看,会计继续教育不应由政府机构主导。另外,会计证也可以放开,不一定要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硬性要求。松绑会计证与会计继续教育,这也是减负精神所在。
1、会计证真那么必需吗?
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从事会计工作需要取得会计证,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个证很基础,但要取得现在只能通过一个渠道——参加统一的考试。以前会计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毕业时,当地财政部门会给你直接发会计证。现在不行了,会计博士毕业也必须参加统一考试。
会计证真的必需吗?有那么多岗位都不需要证书,为什么做会计就一定要持证上岗呢?可能很多人会说会计工作很重要,那么我们反过来想一下,什么工作不重要呢?譬如说人力资源、行政,还有采购、市场营销,这些工作都重要,为什么它们不需要证书,独独会计需要考证呢?理由可能是会计工作关乎资金财产安全,要严格要求。仓库管理员呢,他的工作也关系财产安全,为什么不需要证书呢?说来说去,很难找出恰当的理由来证明会计证的存在是必须的。
现在是证书泛滥的年代,究竟哪些证书是必要的呢?想来想去就感觉驾照靠谱。再拓展开去,也许是医生的执业证书。因为这些证书关乎生命安全。其他的证书无非是为了向别人显摆,显摆的还未必真实拥有。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压根不在意你有没有会计证。我们到企业应聘财务岗位时,包括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并没有人查验会计证。
用人单位不查验会计证,表明会计工作与会计证关联不大。实际上很多企业包括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和财务部长是没有会计证的,这也从侧面反证了会计证与做好会计工作没多少关联性,没有会计证不妨碍做到会计的顶尖岗位。
2、尴尬的会计继续教育
说完了会计证存在的荒唐,再说个更荒唐的事情。持有会计证后要年年参加继续教育。到目前为止,没听说那个会计同仁觉得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对工作有启发,对会计技能提升有帮助。
现实情况是,一大堆培训机构从财政局拿到了办学资格,承办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赚发了。当然我们不能武断地说会计继续教育毫无价值。会计人员是继续教育的主体,普遍的差评值得我们对会计继续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有所反思。
3、会计继续应该怎么办?
现在的模式是财政局指定培训机构办继续教育。会计人员不能自行参加其他形式的学习得到官方认可。所以只能被动地到财政局指定培训机构学习。这种学习一年缴费大概50元-70元,学习很多时候是走过场,缴费后不用去上课,也能获得参加会计继续教育的记录。这样一来,势必导致会计继续教育形式主义化,甚至成了很多培训机构的敛财途径。无疑,这与教育和学习应有的主旨是相违背的。
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我的建议是继续教育要多样化,要官办,让会计人员自由选择、免费参加,但需接受培训后的考核。会计人员有权利对培训的水准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可以逆向的淘汰有名无实的培训机构,让会计继续落到实处。
也有一种极端的看法,会计继续教育应直接取消。理由是:
1、参加会计继续教育时,真正认真听课的人占比很低。这说明会计继续教育的作用要打折扣,意义要打问号。
2、怎么能强迫会计人员学习?会计人员学习后,无法检验其学习的效果。
3、继续教育催生一个畸形的培训市场。这个市场有很大程度上是要和权力寻租挂上钩。
4、会计人员是不是学习,学什么,有没有效果,不需要府机构硬性要求。应由职场说了算。只有坚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会计人,才能得到职场的认可。用人单位有责任、有理由、有能力对会计人员的学习收获进行验收。
对于会计继续教育,近两年有了可喜的变化。譬如,北京的会计继续教育已经形式多样化了,发表论文、参加会计专业考试都可以视同完成了继续教育。
从长远来看,会计继续教育不应由政府机构主导。另外,会计证也可以放开,不一定要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硬性要求。松绑会计证与会计继续教育,这也是减负精神所在。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