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完人:也谈内审的服务功能
前几日在搞商务的朋友圈里流行着这样一个段子:
一天,某公司老板问:
“谁能说说公司目前存在什么问题?”
100多个人上来抢话筒;
又问:“谁能说说背后的原因?”
一半的人立马消失;
再问:“谁能告诉我解决方案?”
不到20人举手;
“那么有谁想动手试一下?”
结果只剩下了五个人。
“骂者众,思虑者少,献计者寡,担当者无几,这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挑毛病、找原因、给方法、担责任,哪个含金量更高?
──解决是能力,担当才是王道!
花猪这次想说的是解决(关于担当,静请期待《各为其主:也谈忠诚》)。三句话不离本行,还是与内审相关。
花猪以为:内审与外审,与国家审计最大区别在于,内审的服务功能超越了监督职能!内审是以监督为基础,以服务为目的的一项工作。
说内审是以监督为基础,那么各种审计过后,报告里体现的各种问题,各种原因,各种整改建议,如何落到实处?内审是万能的吗?内审能找出问题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吗?这可能是所有干内审这一行的人的心疾啊!可话又说回来,不解决问题,问题就会永远存在,光找出问题有毛用?
那内审,如何为企业服务?一句话:寻求解决之道!
花猪以为的解决之道系集思广义,专业为先。流程还是那三部曲,提出方案,讨论方案,确定或否决方案。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世上没有全能的人!所以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人一定要是这个专业对口的人。财务上的问题,要财务部门的专业人员提出解决方案;经营上的问题,要业务部门的专业人员提出解决 方案;管理上的问题,要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提出解决方案。若是要内审提出方案,那提出的方案合规性肯定没问题,但是这个方案在单位内部的可操作性,适用性,与业务的契合度,这里都要先打个问号。
又有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有人多的好处!对方案的讨论,是进一步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各个部门的参与,多角度思考方案合理性,能使方案全方面无死角地展现在众人眼下。这种检视,更能让方案在亮相前修补完美!
俗话总是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各执已见,众说纷纭时,还得老大决断,这也是决策的魅力!人多嘴杂,众口难调,此时就该老大登场了。一个方案要实施,其形成的风险与收益对比,各方利益分配的均衡,特殊考虑的存在,取舍都在老大的决策中一槌定音。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