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说词解意谈文化|Edge:别把边缘给边缘化了
两个月前在斯坦福大学上高管培训课,第一天听的“战略管理实践”一课中,战略管理专家索伦森教授讲得最多的一个概念就是“petitive Edge”(竞争优势)。今天就来讲讲这个“Edge”到底是什么意思。
“Edge”作为名词有两个看来不怎么相关的意思:边缘和优势。这“边缘”和“优势”是如何关联的呢?在汉语语境中,我们似乎更习惯将优势与“资源集中”,“集团优势”联系在一起,似乎越靠近中心越有优势。而英语刚好相反,“优势”反而是来自“边缘”。
边缘是相对于有边界的系统而言的,所以谈“边缘”就得从系统的特性谈起。数学中有个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即任何一个系统,要有效运作,必须内部逻辑自洽。反过来,任何一个自洽的系统都是有边界的。超越了边界,越过了逻辑自洽的临界点,就进入了另一个系统,原来的规则就会失效。边界的尽头就由另外一个系统的另外一套逻辑接管了。
我们这次的案例讨论说到了诺基亚。诺基亚总裁留下过一句在业界堪称经典的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其实这里就有一个边缘或者说边界问题。
在生产“一个有智能功能的通讯手机”这一边界之内,诺基亚确实是全球第一,诺基亚真心没做错什么。但苹果做的却是“一个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与通讯手机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业,它对企业的竞争力要素的要求也完全不同。时代已经抛弃了通讯手机,而你还活在老的体系里,岂有不败之理?

这次班里正好有个同学是诺基亚的区域财务官,他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内情:其实我们诺基亚也有部门研究智能手机的,只是这个部门在诺基亚属于边缘部门,在业务贡献与技术权威性方面都是弱势群体,如果他们的提议得到重视的话,我们不会这么快丢掉手机市场的。
边缘部门是最接近另一个系统的,它对市场变化的感知度也是最灵敏的。任何一个公司,如果边缘部门被边缘化,就等于打仗不设哨岗。边缘的优势效应在这里是通过反面逻辑表达的:如果没有我,我们一定会更糟糕。
说点实用的借鉴意义吧。一个公司,一个部门,甚至小到一个家庭,一定要允许边缘分子的存在。逻辑思维所在的公司,他们的女总裁脱不花就有这样的规定:公司养也必须养着那些讨论时专门唱反调的。仔细想想,不就是这个理吗?反面意见常常代表着另一个系统的自洽逻辑。与其被别的逻辑接管,何不早早采取预案植入外界系统的逻辑呢?
家里也是一样,大人常常把孩子边缘化,但孩子的逻辑往往能覆盖大人的盲点。特别是在新技术的运用上,50后60后的家长对社会服务的认识还停留在线下时代,但年轻的80后90后后早就一个键钮线上搞定了。边缘就是优势,非主流接管主流只是迟早的事。

如果说数学理论对系统的解释还有点抽象,物理学的法则就很直白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讲到了一个熵(entropy)的概念,也称热寂效应。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没有外力介入,最终必定走向混沌,走向衰败。
比如一个封闭的地下室,门窗关久了,一定会发霉。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打破封闭,开放系统。比如打开窗户,让光照射进来,霉味就没有了。可见要提升系统活力,就得开放边界。

再说说我这次上课的同学。我觉得这个班级55人来自14个不同国家的组成很有文化滋养。我们第一天见面先玩了一个Bingo(找人签字)的热身游戏。在“能讲2种以上的语言”那个栏目里,给我签字的是一个荷兰同学,他会说英、法、德三种外语。
不过这位荷兰同学很并不以为然地跟我解释道:这没什么,在我们荷兰这太平常了。因为我们荷兰是个小国,与德国法国这些大国相比,历史上我们一直被边缘化的,但这反而却成就了我们的优势。因为国家太小,我们就特别留意如何套用大国的资源。比如电视节目,我们荷兰语的影响太小了,所以我们的很多频道就直接转播法国和德国的节目了。

你想,从小看着德语法语电视长大的孩子,加上学校里学的英语与自己的母语,这4国语言不就是荷兰人的标配了吗!因为边缘化,所以就有了善于借用的后发优势。
荷兰是很可以当一个现象来研究的。荷兰在十七世界接管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这么一个自然资源欠缺的小国,凭什么?靠的就是创新思维。因为一直在边缘处,就像最外层的电子最容易被俘获跳入更高一个能量阶一样,荷兰一直处于这样一种随时待变的活跃状态。比如十七世纪初的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金融股票为主的证券交易所。资本一搞活,经济就蹭蹭蹭地以指数效应翻番发展了。
其实,最厉害的是长期边缘化带来的思维改变。这几百年以来,荷兰人一直是以敢天下人为先而著名的。作为全世界第一个同性恋及安乐死同时合法化的国家,荷兰一度被世人称为“最宽容的国度”。我们学英语会学到这样一个说法“Let’s go dutch”,即AA制付账。因为最早流行于荷兰,于是这“荷兰规矩“就在英语里沉淀成一句俗语了。

你别小看吃饭付账这么一件小事,这可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晴雨表。饭后抢着付账,这是一个身份社会的标志:咱俩啥关系?这怎么可能让你掏呢? 而在一个契约社会, 吃饭与办事,一码是一码。就这样,算清了挺好。为一顿饭让别人惦记着欠你一辈子人情,其实这有点阴,对吧?
边缘就是优势,其实这应当是社会常识,无论是自然法则还是社会规律。雪的融化是从边缘开始的。春暖鸭先知,对自然变化的感知,动物要比人类灵敏得多。
至于社会规律,不说西方,我们的上海就是最好的例子。找来两百年前的上海地图,整个上海就是中国版图内一个边缘化的渔村。再看今日两岸高楼耸立的外滩,一百五十年前更是上海最边缘化的荒滩了!中国最早流行”劈硬柴“(上海人管AA制叫劈硬柴)的地方是上海,这是巧合吗?

写这篇文章用的搜索浏览器是刚升级了的Windows 10下挂的Microsoft Edge,你以为人家微软随便起名的?这Edge的“边缘”早已成了“优势”的代名词!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