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模式的肇基者(文字版)
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对于中国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究竟哪个好哪个坏的争论不绝于耳。对于中国模式,特别是中国税制模式,我们可以说一说,我把中国税制模式归结于这样的特点:以间接税为主的消费税加上政府的专营收入就是中国特色的税制模式。
这个模式是谁创造的呢?我们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的管仲,他是这种模式的肇基者。我们知道,春秋有五霸,齐国的齐桓公是第一个起来称霸的人,其实齐国在周朝所占的地理位置在周朝并不是很好。在商周时代,整个中国文明的中心地带是黄河的中游地区,大周朝建立的时候,因为姜子牙有功于周,所以就被分到齐,这个地方完全就是边疆,替老姬家守边疆。但就是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首先开始了变化。
姜家位置传到齐桓公的手里,齐桓公这个人也并不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齐桓公自诩自己是“三好先生”,哪三好呢?好吃,好田,好色。管仲呢是一个战场上的逃兵和一个失败的商人。就是这样一个三好先生和一个失败的逃兵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变化,齐桓公要称霸,称霸就得有钱,所谓打仗打的是钱粮,那怎么办?就必须要搞活经济,有了税源就有了收入。
怎么搞活经济呢?管仲提出来三个办法。第一个怎么办呢?搞自贸区,管仲就规定齐国的盐出口到其他国家一律不征税,自由贸易,其他的产品怎么征税呢?只要是在海关征过一道税,无论是进口到齐国其他城市还是出口到其他国家都不再征税。第二个办法呢就是大搞招商引资,管仲就规定说空的车来的人不要收税,徒步背货来的人也不要收税,他为此还建议齐桓公每隔30里建酒店,照顾好来齐国做生意的商人,管仲规定,骑一匹马来的人帮其解决食宿,骑三匹马来的人不但解决食宿还解决马料,骑五匹马更不得了,还配助理人员;第三个办法是刺激消费,管仲就想,来齐国做生意的商人晚上饱暖思淫欲,没有地方去,那怎么办呢?管仲就在齐国首都临淄开始主办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官办的妓院,七家妓院,每家妓院加起来700人,这样商人在消费的时候就大收其税就好了,在这样的基础上面,就导致齐国的经济非常的繁荣,国力非常强盛,有史学家就考证过,齐国的首都临淄当时的人口超过30万,同时期,希腊文明的代表雅典,它的城市人口才不过5万。
等经济搞好了,税源也多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收税了,这个时候齐桓公就提出来,对人口,亭台楼阁,树木,六畜收税,也就是说,收人口税,财产税,屠宰税,但是管仲说这个收税办法不好,好的办法是什么,收之于无形,还使人不怒,那管仲提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呢,为官山海可也,也就说只要把山里面和海里面重要的物资控制起来,这个税就收起来了,老百姓还不知道,所以管仲就给齐桓公算了一笔账,如果收人头税,齐国的人口不过百万,每个人收三十钱,也超不过三千万,如果把盐控制起来,在盐价上面加一点价格,收的税不止人头税的一倍啊,所以管仲就提出搞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的盐铁专卖。
后世人学盐铁专卖就没有学到精髓,总以为应该搞国营才对,把从原材料到深加工到销售渠道全部都国营,像管仲的做法就很简单,控制销售渠道,掌握定价权,就可以了,比如说在齐国的盐场放开老百姓经营,当时政府搞什么,搞统购统销,自然而然盐利就控制在政府的手里面了,还比如说铁,管仲就规定,在齐国什么地方发现有矿苗,立马归为国有,老百姓敢伸左脚砍左脚,敢伸右脚砍右脚,但是这个矿产却放开给老百姓冶铁,政府只对铁器进行统购统销,自然而然铁利就来了,另外,冶铁的商人赚了钱,收百分之三十的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齐国想不富都难了。
管仲的经济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政府经常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国有企业要占主导作用,在这种模式下面,企业就变成什么了,就变成是看上去是企业的政府,政府变成了看上去像政府的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变成了市场上面的利益主体,加在中间的民营企业就进退失据,成为了被博弈的对象,这一套管理思想影响深远,所以说管仲为始作俑者,一点都不为过。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