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新说|大开眼界
一说到大开眼界,我想很多人会联想到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的新奇感,突然面对从未见过的景象,从感官到心理上都带来巨大的震撼。其实开眼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界刺激;另一种开眼来自内心的感悟。
我们不必到外部的世界里去找开眼的新鲜事物,只要对熟视无睹的事物多一份思考,多一点比照,我们同样会有大开眼界般的心智突破。我们每学习到的一门学科,我们每遭遇到的一场经历,都可以成为开眼的新鲜事物。
如果我们有多一只的眼睛看世界,就像二郎神能看出孙悟空尾巴破绽的第三只眼,我们就多了一个看问题的视角,思路也会随之更全面。下面就我自己有限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下让自己亮眼的感悟。
财 务
财务,先从自己的专业说起吧。我觉得学了财务,就多了一只财务的眼看周围的世界。
比如面对一个陌生的公司,无论是就业还是选择合作伙伴,从财务的眼去看,就会先从公众还是私人公司这个层面去看,一下子就可以带出业绩驱动与流程规范方面的本质差异。我曾写过一篇“税眼看世界”的文章,不同的税收政策可以反映国与国不同的文化理念。
比如德国人家里都有办公用的文件夹,因为德国上班族的文具用品开支是可以抵税的,这又是德国人对“合理性”的执着追求所致:既然工作的收入要上税,那获取工作技能的相应开支也应该可以抵税。
与此相反,在新加坡合理与否的理念就不重要了,有效性显得更重要。比如生二胎的税收优惠抵扣是根据母亲的学历而定的,这在德国或美国简直就是学历歧视,但新加坡为了保持下一代的竞争力,居然将这种歧视赤裸裸地写进了法律。难怪我那些生活在新加坡的德国同事都戏称新加坡为“Singapore Inc.”。(有兴趣的,可以读链接博文 )
法 律
法律,学一点法律的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待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命题。从法律这个眼看世界,你就会发现,一个社会的好与坏就一个本质差异:人与人的关系界定。一个社会如果天生就允许某些阶层或团体可以用“身份”寻租,那不管走的是什么主义道路,采用的是什么先进制度,这个社会注定是泥泞不堪的。
我们每周二的思客读书会刚成立时,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用罗伯特议事规则来限定主持人的话语权。人家开个会都要建立一套规则,而我们一个广场舞就能把小区搞成一个炸药桶,两者的差别就是界定人与人的关系。先进文明不是一个高大上的理念口号,而是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关系之中。

经 济
经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教会我们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从经济学这个眼去看问题,我们可以拨开云雾见天日,滤去道德争论的喧哗,看清人性的本质。
经济学告诉我们这样一条基本原理:自由交换是最道德也是成本最优化的交易方式。带着经济学的这只眼,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坦荡。干嘛要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的,顺应孩子的自由兴趣将会获得最好的投资回报。不信,你去看,中国二手市场中闲置最多的高档消费品就数钢琴了。
不只是学科,我们的每一种经历也可以让我们获得一只特别的眼,多一个观察事物的角度。自从十五年前开始做培训以来,我渐渐长出了一只培训的眼。带着培训师的眼光看世界,你会多一份积攒细节的主动意识。同样看一部电影,感慨之余你会想到将某一个经典的桥段做成一段切题的培训视频。没有一段经历是白费的,这句话就这样在课堂上讲显得有点苍白。来,放一个十秒钟的剪切视频,看看《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掉进茅坑的经历居然可以成为一个细节难题的回忆线索。
有了培训这只眼,你会发现生活无处不经典。哪怕是去餐馆吃顿饭,你都会品咂出不一样的生活趣味。下面这张幻灯片是我将两个不同时间拍的照片组合而成的,左边这张是这次去美国出差时拍的。洛杉矶的中餐馆为何会想到要给你一把剪刀来剪面?而我们五星级的酒店服务员可以站一排,却没有人想到要为顾客掰开酸奶的吸管?这组照片用在课堂上讲用户体验再合适不过了。

文 化
最能让我们开眼的其实是生活中遭遇的囧事。记得十年前在德国的一次华人冷餐会上,我与同事的韩国太太聊了一个居然会成为禁区的话题。
我无话找话地随便问了一句:你们韩国最近将首都汉城改名为首尔了,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没想到,同事太太拉高了嗓门:有什么不可以改的,汉城汉城,你们难道还将把它叫做你们汉人的城吗?
我马上做出解释:不好意思,我代表我们全体汉人向你声明,我们汉人绝没有这样的图谋。
对方还是不能平息,反问了我一句:那你们中国人愿意让日本人叫你们之那吗?他们也只是说顺了口而已啊!
我只有沉默了。自那以后,我又长了一只文化的眼:我们中国这个单一民族占独统地位的国家,一不小心就把自己代表了所有人。
所以,我们特别缺乏有关民族、宗教与文化上的多元化敏感性。什么“顾客就是上帝”,“华夏子民”,双休日随便调成工作日,这些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共识。没有这只文化眼,只怕伤害到了别人都不曾意识到。
我们不必走遍天下,行万里路之后才有大开眼界之醒悟。我们每个人足不出户都可以为自己大开眼界,每一种学识,每一段经历,都可以成为开眼的新鲜世界,只要我们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天眼一开,眼界大开。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