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鼠游戏:舞弊诊断之望闻问切
最近又重看了老电影《猫鼠游戏 catch me if you can》,虽然帅哥让花猪流着口水舔屏,但对于一个从舞弊者到鉴别者的角色转变,花猪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浮现的竟然是舞弊诊断!
看戏可以看老美,但把脉还得咱中医,诊法必须是不可超载的鼻祖扁鹊最伟大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

第一诊 望。
所谓望,即通过观察(视觉)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等来推断疾病的方法。如果说“舞弊”产生的根源是“需要、环境和个人行为特征”的话,那有没有“舞弊”生长的沃土和条件,就要凭“望”诊断。需要观察管理层在胜过他人、超额业绩、竞争取胜、完成超出能力的目标等压力,或者观察个人的生活工作心理等压力导致的需求是否存在;内控缺乏、绩效无法考核、违法违规成本无或过低、信息不对称等环境创造的机会是否存在;个人恶习、不忠诚、阴暗心理(比如单位未给予我应得的,我只是拿回我应得的;单位挣那么多钱,却一点不分给职工,我拿的只是我应得的;单位无控制,不拿白不拿;单位犯法,我拿是为了处罚它等等)等个人行为特征是否存在。
第二诊 闻。
所谓闻,即通过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声音、气味等材料,作为判断病证的参考。对“舞弊”事件,应充分利用举报、热线(听觉)、风险分析结果(嗅觉)。比如一贯性的延迟报告、有规律地承担下属职责(包揽不相容职务)、不遵守公司程序或指令、款项的异常收支、指标的异常波动、个人工作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等。
第三诊 问。
所谓问,即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治疗经历等情况,作为诊断依据的方法。面谈也是“舞弊”诊断的重头戏。“舞弊”调查常常具有秘密性、时效性,所以访谈也经常是“背对背”进行,采用“短平快”战术,或开门见山、或曲线救国、或突然袭击、或循循善诱、或旁敲侧击。但应区分访谈与讯问,审计人员所做的是访谈,讯问应由安全人员或执法人员来进行。
第四诊 切。
所谓切,即根据病人体表动脉搏动显现的部位、频率、强度、节律和脉波形态等因素组成的综合征象,来了解病人所患病证的内在变化。这招用在舞弊上,那就是履行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综合“望闻问”成果,得出舞弊是否存在的结论。下结论,不忘依赖专家工作,比如应交由鉴别专家处理的工作,比如文件检查家(就像电影里支票的用纸,人家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就能区别)、指纹专家、法庭墨水化学家(比如电影里打码的鉴别)、行为分析家(访谈或讯问时老有用了,看过美剧“犯罪心理”就知道)、计算机专家(时代进步,电子数据隐蔽性更强了)等。
PS:参考文献《索耶内部审计》、梁雄著《增值: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实务与技巧》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