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是我的职业
作为一名职业教师,必须要研究如何去讲课。单位的负责人对教学很重视,每个月要专门开两次会议研究教学问题,这周轮到我讲怎么去授课。借此机会,我也对教学的事情做了一些思考。
首先说教学的一方:教师。本来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不过,为了讲好课,自己也必须学习研究相关的专业知识,把学会的东西、研究出来的成果教给学生。所以,学术研究和教学方法一直是学校里长抓不懈的工作,甚至到现在逐渐分工,有些教师侧重学术研究,有些教师侧重教学方法。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教师擅长学术研究,学术水平非常高,但教学方法欠佳,学生不见得喜欢,也就是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有些教师学术水平不够高深,但能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了,能启发学生思考很多问题,学生感觉收获大。当然,也有学术水平高深,又能化繁为简,教学相长的全能型好教师;也有学术水平不高,又常把简单问题搞复杂的人,我觉得这类认识不适宜当教师的。
再说说教学的另一方:学生。课讲的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一个职业教师不管你的学术水平有多高,如果学生不爱听你的课,那你就是没有做好教学本职工作。给在职人员讲课要稍微好一些,因为学生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教师只要弄清楚学生想要学什么,你就讲什么,再加上点讲课技巧,很容易得到好评。而对于在校生要难一些,因为很多大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学什么?到底给大学生讲什么,完全要看教师的想法。你讲的有可能是他不感兴趣的,但可能是有用的,就像白开水;你讲的有可能是他感兴趣的,但是不一定是有用的,就像可口可乐(好喝但不一定对身体好)。所以,给在校生讲课是最难的。
对于教师来说,要看面对的是什么学生?有的学生需要的是高深的理论,有的学生需要的是基本的操作;有的学生知道该学什么,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对于学生来说,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师(如果你有选择的权利的话)。有的教师适合给学生讲理论,有些教师适合讲实务;有些教师适合做学生的老师,有些教师适合做老师的老师。
我一般是不怵给在职人员上课的,因为和他们接触多了,知道他们关心什么,想了解什么。我只要把他们需要关心的问题弄明白了,再给他们讲清楚就行了。但在校学生真要花很多心思,既要按照教学大纲设计好课堂的内容,还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把我觉得“有用的”和他们觉得“有用的”一块推销给他们,既给他喝可乐,也要让他喝下白开水。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