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财税草根高手的武侠世界

邹胜 / 2016-02-29
文字 正常
  • 标签:
  • 财税人
  • 会计文化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由朱光磊老师撰写的《说说那些知名财税大佬的年轻时代》系列引起的话题

    这个周末,税务圈最火的除了TA考试,恐怕就是朱光磊老师撰写的《说说那些知名财税大佬的年轻时代》系列。这一系列介绍了十数位财税大拿,指点江山,评说英雄。文章发布后,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热论。这正是:琅琊榜上谁称首,财税何人号麒麟

    据说由于文字犀利,有的上了榜的人不高兴,更多没上榜的人更不高兴。其实啊,按说这只是朱老师自己的观点,或者说这只是朱老师自己的榜单,你不认同呵呵一笑即可。毕竟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的阅历、圈子、爱好等等都不一样,人人心里都有一张琅琊榜,没必要强迫别人认同。当然,只要不捏造事实、歪曲真相,人家怎么说,你也似乎管不着?

    好了,书归正传。

    元素认认真真地拜读了目前的十一集(包括目前朱老师博客佚失的第六集)。元素发现了一个特点,这些高手多数属于草根。在此,为了保证咱们在同一频道上,我想我们有必要来先定义一下何为“草根”。以我浅陋的知识,我想是这样的:草根高手,是游离在院派和决策层之外的专业人士,他们的主要工作仍是一些具体工作。若以这个标准,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活跃在咱们身旁的高手,绝大部分都是草根。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非草根高手多供职于庙堂,多从事宏观理论研究,与普罗大众专业不对口,群众基础较差。而草根高手生于草莽,源于市井,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既有邻家大叔的亲切感,又多多少少带了些励志的色彩,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可能反而增加了莫名的好感。

    那么,草根高手是如何学习的呢?

    首先,咱们财税圈是个门槛不高的行当。我经常跟朋友们开玩笑说:做税务入门,数学只需要加减乘除,语文嘛初中毕业基本够用。所以,但凡是个人,多数都可以跟人聊税务。

    可是,你入了门才发现,门槛在门里面呢。好嘛,抬头一看,一万多级台阶。所以,多数人一辈子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入行,有的人干脆就躺在门槛上睡大觉。

    我个人的观点是,有关税务知识的学习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先理论后实战,这就相当于在学校里先把方程式背下来,然后再到现实中去慢慢验证。另外一种是先实战再理论,这就像最平凡的卖油翁也能练就神技,总结出“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样高深莫测的至理。而草根高手多数属于后者。

    为什么大众更青睐草根高手,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找来两个人,一个是大学的数学教授,一个是菜市场卖白菜的小贩,你让他们比赛100以内的加减法,结果如何不言而喻。我没有任何贬低草根的意思,事实上,我个人也是草根,我只想说,任何学院派的专家都难逃实际操作的短板,而这正是草根派恣意生长的乐土。与娱乐圈对“实力派”略带贬义(多数指颜值不高不能归于“偶像派”)不同,在税务圈,“实战派”才是王道,其他都是浮云。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一流的高手,非草根要走下神坛,而草根要设法走上神坛。这就像《天龙八部》中的绝世高手,虽然他只是个扫地的,但是他是在扫少林寺的藏经阁,而不是扫大街。

    在财税界,有些路子要格外小心。一种是走无所不知的大神路线,以我浅薄的见识来看,至少目前我还不能确认一位全能型的高手。正如朱老师所讲国内税、国际税分开的原理,很多税务知识其实是相斥的,这就像是令狐冲身体里莫名其妙的八股真气,它们会在你肚子里翻腾、内讧,搞得你内力全失。

    “专注”当然是唯一之道。不懂?我又来讲个《天龙八部》的故事。

    话说,大轮明王鸠摩智驾临天龙寺,欲以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换取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剑经,并亲自演示了三种指法。引得本因等僧人怦然心动。

    随后,天龙寺的枯荣大师问本因:“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相较,孰优孰劣?”

    本因应答:“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枯荣大师回道:“不错。咱们的一阳指若能练到第一品,那便如何?”

    本因道:“渊深难测,弟子不敢妄说。”

    枯荣大师,继续追问:“倘若你再活一百岁,能练到第几品?”

    本因额上汗水涔涔而下,颤声道:“弟子不知。”

    枯荣大师,最后一问:“能修到第一品么?”

    本因道:“决计不能。”

    枯荣大师就此不再说话。

    本因道:“师叔指点甚是,咱们自己的一阳指尚自修习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学奇经作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自己的本家功夫都没修好,何必艳羡他人的绝技?北乔峰南慕容,谅你慕容复会得再多,再怎么通晓天下武功,也得屈居人下。因为,高手过招,花架子没用,胜负分毫之间,一招就够了。所以,说到乔峰,就会想到降龙十八掌;说到段誉,就会想到六脉神剑;而说到慕容复,感觉他什么都会,可就是啥也说不出来。

    但是,“一招鲜”的死穴是多数人其实根本就没有练成。互联网时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造星运动”,包括自媒体的各种资讯爆炸很容易产生一个个所谓的“高手”。他们可能因为某一篇文章、某一个观点迅速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了“高手”。只是他们有可能连自己的知识结构都没搭建好,就急于把它转化成产品进行传播。这种现象是可怕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他不仅误导了他人,而且过度膨胀的心理会早早地断送掉自己的进步空间。我很庆幸自己现在面对大家的鼓励还会心有愧怯,而这一丝愧怯可能才是那关键的底线。所以,我时常提点自己的:别着急,你的时代终究会来。我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年后的今天,我依然精力充沛。

    所以说,真正的高手绝不是“门门懂样样瘟”的万金油,也不是学了半吊子就敢开宗立派的胆大鬼,他们既专注于一两个领,但是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很多人不齿于微信、微博等方式的知识获取途径,认为是碎片式的学习。但是,我认为,学习总是好的,碎片式的学习总是比不学习好得多。这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点,你可以把它看成碎片、垃圾,而他却看作是丢失在外的沧海遗珠。不同的是,你看了就看了,他看了就懂了。

    网络上的知识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种叫资讯,一般就是消息、政策原文,是重复度最高的;第二种叫整理后的资讯,比如前后文件对比,历史等,是需要稍加整理的;第三种叫文章,是针对各种问题的各种观点。

    我的大致分配是这样的:关于资讯,我只关注那几个地方,最新最快的永远是最新最快的,有了第一,没人记得第二。关于整理后的资讯,我基本不认真读,因为我关注的政策都是自己做,一条一条在总局网站上确认有效性。关于文章,只有一个原则,多看,不敢说毫无遗漏,但力求了解主流的观点。

    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知识,如果没有合理的取舍,你可能真是收集了一堆废纸片。但若说这些知识毫无用处,我只能说呵呵,看看张剀老师在《王骏:在财税海洋畅游的浪子》一文中写道:“ 狂·搜集法规和案例就像捡宝”,若说王骏的成功与这“人弃我取”的“捡宝精神”毫无关系,我只能再次呵呵。如果我说骏哥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扫地神僧,怕有两个误会,一方面他实在没那么老,即使现在已经是满头白发;另一方面大家对于实力的认知不同,容易招来其他老师粉丝的讨伐。于是,我只能这样说:千万不要小看图书馆管理员,而王骏是目前最优秀的财税类图书管理员,没有之一。

    最后,不免说到江湖名声,或言之就是实力与名声的关系。既然以武侠开头,也必当以武侠结尾。《一代宗师》中有两个桥段,一个是宫羽田和叶问比武,末了,老爷子说:“叶先生,今日我把名声送给你,往后的路,你是一步一擂台。希望你像我一样,拼一口气,点一盏灯。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有了这句话,叶问才能真正成为一代宗师,无论比赛输赢,因为老爷子已经把名声“送”给他了,而没有这个名声,你即使有赢的实力,也没人认可,因为江湖上没你这号。所以,要想在财税江湖立起旗号,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挑大师,但你也得预防着被别人挑。一万多级台阶不说,而且一步一擂台。

    另一个桥段是赵本山饰演的隐世高手李存义对叶问说:“人这辈子,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能耐是其次的。”所以,在江湖上,名声和实力多数时候是一回事,而有的时候,它也是两回事儿。

    邹胜

    作者
    • 邹胜 90后税务研究发烧友。经常在《中国税务报》、《注册税务师》等多家媒体上发表专业文章。多次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司室组织的征文比赛中获奖。
      微信公众号:元素说税(yuansutax)、新浪博客:元素说税-邹胜。
      愿凭着自己的兴趣在税务知识的探索道路上慢慢前进!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