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
由于政府要保证国家全年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平衡,所以必须要提前做“预算”,以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最早的预算指的就是国家财政收支的“预算”。预算的英文是Budget ,直接源自中世纪法语的bougette,意为包、钱包。17世纪的英国,定期组织召开财政会议,审批财政法案,财政大臣们总是带着装满账目的皮包,到议会出席听证,久而久之,“皮包”就有了政府收支计划(budget)的寓意。可见,从法语到英语,从“钱包”到“预算”,预算和钱、财务有着天然的联系。后来美国人把政府收支预算管理的方法用到了企业管理中,就形成了企业的预算管理。
其实,不光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实现管理目标,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预算”的问题。它的过程也是,首先确定一个目标,然后进行目标分解,再制定措施,还要有确保措施实现的手段,通过严格实施各项措施,争取实现目标,最后总结经验教训。
预算首先要确定一个目标。新的一年,你是要在事业上有所进步?还是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可能你会要求兼而有之。总之,要有一个最高目标。
接下来进行目标分解。事业进步的体现有哪些?升职还是加薪?还是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生活丰富多彩是要培养几个爱好?还是做几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是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享受生活?
确定了这些具体目标,就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你想升职,怎么去升职?是靠自己的努力工作?还是找一个领导表达忠诚?或者是其他。你想要多陪伴家人,是要改变一下工作方式呢,还是干脆换掉这个颠破流离的工作?或许你在制定措施时,发现有些目标是无法实现的。比如公司的总会计师、财务部经理都比你年轻,能力还比你强,也没有其他合适的岗位可供你升职,而你又不想离开这个公司,那你只能回头去修改你的目标。当然,有些目标需要的措施比较简单,比如旅行,只要你想办法解决钱和时间的问题就行了。
有了措施,还必须要有必要手段保障其实施。如果你想痛痛快快地去旅行,那就想尽一切办法多赚点钱;再选择好旅游的地点和时间,统筹安排工作和休假,确保凑出时间。
目标、措施分解的越细越具体,越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在整个过程中又难免不断地修正原来的计划和方法。预算就是这样,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变化。直到最后,总结经验教训,一个管理周期结束。
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预算不仅仅是一个管理的手段,更反映了管理思想,或者说一个企业的战略思想和企业文化。就像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他做的人生规划就不同。你是把赚钱作为手段呢?还是作为人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