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组购买可以形成一种投资操作
普通股投资的原则与保险公司的业务操作存在着密切的相似之处。保险公司根据实际经验对所承担的每一宗业务的未来风险进行衡量,并据此收取保险费。任何一种风险都可能造成远远超过保费收入的损失,但是平均结果却能够形成商业利润。
与此类似,投资者从公司的财务报告出发,试图形成一个对公司未来前景的准确判断,并通过分散化中和各项投资所面临的不可预知的未来变化所带来的结果。仅仅购买一支普通股不能称为投资,购买一个不少于10家公司组成的股票组合才有可能是一种投资。(投资操作是一种通过详细的分析,能够保证本金和令人满意的回报的安全性的操作。)
成组地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仔细挑选的普通股,可以符合投资的定义。符合标准的现期股息收入通常是进行这样一种操作的前提条件,但它并不是一个绝对必要条件。如果内在价值远高于所支付的价格,并且内在价值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那么当投资者从“令人满意的回报”角度考察购买决策的合理性时,可以更多地考虑到未来股息或是未来市场价值的增值因素,而不仅仅是现期股息率。
相对而言更重要的问题是,这种成组购买操作能否切实“保证本金的安全性”。
投资者必须时刻关注价格以及价格的变化。只有当内在价值远低于价格时,一种证券才是有吸引力的。对价格因素的考察是所有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当价格上升到了与价值严重脱节的水平,适时将它出售是明智的。理论上来说,投资者只需遵从低进高出的传统原则,但是说得容易做得难,高价格和低价格之间并没有像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那样的区分标志。高和低不仅永远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而且往往只有在反思过去时才会出现。
市场波动的幅度越大,在普通股操作过程中保持投资的态度也就越困难。像2015年这样的股票市场运行模式,足以灭绝普通股理性投资的全部意义。为了把握未来,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问题:股票市场将会继续2015年的狂乱模式运行,还是以小幅波动的状态运行。只有在后一种情况下,普通股投资才能够为自己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基于中国宏观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个人必然赞同的观点是:未来股票市场小幅波动的运行状态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2015年模式的可能性。所以在设计一种普通股投资的合理策略的问题上无须悲观。
以上对普通股的投资分析,引导我们对这样一个课题得出了非常初步的和有限的结论。广大公众对普通股的兴趣绝不会满足于初步和有限的结论,原因是成功的普通股投资策略将会带来比银行存款、购买理财产品和债券丰厚得多的回报。他们受到对利润的正常渴望的驱使,并且由于天性使然常常过于乐观和自信。他们应该学会用足够的金融实务知识,以及对于有效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十分必要的工具和技巧来武装自己。
郭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