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餐饮企业的上市之痛和出路
【连锁餐饮企业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很少,已经上市的也是举步维艰。这与我国餐饮大国的实际情况很不符,与该行业对整个经济和民生的贡献不符,什么原因?本文试图初略找出点原因和寻求解决之道提供一点思路。本文对所有连锁餐饮行业、投资人、事务所、会计、法律相关人士等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品牌连锁餐饮行业赚钱吗?毫无疑问,当然赚钱!净利润很多达到20%。在众传统行业转型过程中凄凄惨惨的时候,可以说很多品牌餐饮连锁行业还是春意盎然,如外婆家、九毛九、六千馆、海底捞……好的地方在正点餐食的时候还要排队叫号。这可是你我的亲身感受。
很多企业管理非常优秀。为什么在很多当地或者全国性有名的连锁餐饮品牌企业赚了很多钱而没有上市?
经过笔者多年接触了解到,其真有难言之隐:
税务之痛。餐饮企业很多税务部门不好监管,实现包税制,但是要上市得实现查账征收,全额缴纳营业税、增值税、所得说、消费税等,真正规范之后净利润迅速下降,甚至有些本来盈利的店出现亏损;
用工之痛。该行业从业人员大多从农村来、没有城镇户口且流动性大,不愿意要企业交“五险一金”,如果要交,这些成本都会转嫁到企业承担。
管理之痛。曾经有个朋友给我说过,世界上最难管理的就是餐饮和酒店行业,如果你管好这两个行业,其他行业都会手到擒来。连锁店要扩张,就得不断有优秀的员工加入或者成长,由于素质的原因和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段有限,也限制了这个行业的快速扩张。除了几点面点、快餐、火锅类的企业能够走向全国之外,其他很难快速扩张。
真正全面规范之后的利润率达到10%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难道餐饮企业上市之路被堵死了吗?笔者和小肥羊前财务总监我的同学何文斌先生探讨,其实还是希望的。
我们来看看社会大背景:
首先,大家都在响应克强总理“大众创业”的号召,创业的热情很高;
其次,社会融资开始多样化,如众筹等新模式不断,有利于创业者筹集资金;
再次,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管理和运营可以相对分开;
最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餐饮场所不仅是一个仅仅吃饭的地方、更多的是人们交往的场所。企业的盈利模式也不仅仅是提供酒水服务,开始和其他行业交集,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盈利模式。
针对餐饮连锁行业企业个体怎么办?当然是顺应历史潮流,从重资产的开分店的模式转为轻资产的专门从事品牌管理和输出的餐饮连锁管理公司,从简单的餐饮服务收费转向商品经营、文化娱乐、金融服务等多种收费模式。事实上,很多餐饮企业都做了有效的尝试。这里不一一列举。
一句话,那就是去经营实体店面,出售给店员经营,将那些困扰上市和发展的痛点交给原来的店面承担,各赚所需。一减一大于一的效果很可能出现。
确实,很多餐饮连锁企业有很好的店面管理系统、供应链系统、中央厨房系统、甚至是菜品研发机构、员工培训学院等,这些不是单店能够做到的,是优势,能够提高效率,必须保留。
精简后的企业更加专注品牌管理、加盟管理,提供更优质的员工培训、物流配送、研发管理等。
也许这是一片新的天地,能够更好、更快走出一条新的上市之路来。
我坚信有这样的公司会走向资本市场,拭目以待,立此为据。

172741636007987186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