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带来了什么
近几个月来,向我打听新三板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开小饭馆、美容店以及小酒店的朋友等都在问我,有什么条件?怎么上?能不能赚钱?……
本文无意探讨上述问题。
上述现象至少说明新三板已经在企业界深入人心。无独有偶,前天去一家理财公司,看到了他们正在给一家新三板公司做路演,一个会议室挤得水泄不通,这从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市场中介公司也真正活跃起来了,这不包括传统的担任资本市场主体融资任务的券商们,但是我觉得在这个市场上,持牌的券商已经不是主唱了,而是包含所有地方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融资中介、理财公司、企业、传统的券商、会计师、律师等的大合唱了。
我不禁想,新三板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要组成部分。2014年开板之初,我们担任了首批挂牌企业之一深圳北鼎晶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0532)的经办会计师。记得当时很多人还不理解,认为新三板是“小三”,上不了“正室”。没有融资功能(当时是这么看),没有连续交易机制、交投不活跃、估值体系不完善……一句话,就是看不起、不想做。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由于主板和创业板渠道堵塞,特别是主板和创业板的停发,让更多原想IPO的企业转道新三板。发展速度完全超出很多人意料。管理层分层制度等的实施,则会更加完善和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
如此看来,新三板将真正成为大众企业的资本市场,也是大众投资的另外一个渠道。也许它将根本改变国内企业靠间接融资的局面。别看其交投不活跃,其实很多投资者在股改之前就已经进入了这些企业。
对投行来说,除了区区1-200万的保荐挂牌费用之外,真正的融资费用则可能被广大的如我所见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所分享。我认为,大众投行的时代也来临了。
对企业来说,由于被改造,在企业管理、治理结构(其实这也是相比主板的痛点之一)等方面至少比之前要完善,将迎来中国企业整体软实力的提升。这一直是本作者所期待的!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花了区区几十万的上市补贴,带来了当地企业的规范纳税(估计都会补回来:))和企业发展后税收的增量,当然皆大欢喜。
新三板将信息披露责任完全交给了市场中介,加大了这些机构的市场风险。可是目前信息披露核查尚未见到有力的行动。期望监管层加大打击违规信息披露的力度,真正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我们有理由相信,因为有了新三板,资本市场一个好的时代已经来临。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