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KPI总览
我从2020-12-26~2021-1-25陆续介绍金三的风险评估(如下表;按阶层区分),曾有体制内的朋友好意建议我不要用「税务KPI」这词。有鉴于这确实是金三的风险评估的材料,站在企业的角度,就是被税务系统评分;就好像企业从业人员每年都要被公司、上司、甚至同僚评分(绩效考核)一样的道理。所以,我认为用税务KPI这词没错。对财税人员、企业高管、企业主而言,被考核了,就算没办法知道成绩是多少,但理解考核的方法与考核的内容,总是有助于「税务合规」。
那么现在金四都出生了,才介绍金三的这个评分系统,是不是太慢?
个人认为,金三也罢、金四也好,那都是税务局内部的ERP系统,而且不是套装的,是由税务局内部自己做系统分析、系统需求,然后部分外包制作的税务局内部的作业系统,不太可能摒弃金三的评分系统而在金四另起炉灶。
金三与金四的差别就在于更SMART(聪明),同时有一个最大的特色,那就是平台化,如果说金一、金二是税务局内部闷头自己玩,金三已经有了联网的概念。如果我们把税务KPI所有评估公式中涉及的项目按资产负债表的实账户、利润表的虚账户、以及纳税申报表做个统计,我们可以展开变成下图。(因为在公众号的模版中做这么多栏位的「编辑」太耗费时间,所以直接上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这些比较有争议的科目,都不在评估的范围内,难道这些是企业作假的窗口?
非也!金三就开始试着与其他部门联网,例如银行。我举一个实例,2018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海关突然要求企业「补做」权利金申报,就是因为外汇、海关、银行坐下来对账后发现企业有对境外支付权利金,但没支付「关税与增值税」,道理就是企业进口时尚未支付权利金,而于时候定期或不定期对境外支付权利金。
另外,金三就开始大力推动「放管服」,而且很多以前的备案改成内部核查,改成企业自留备查,就是因为金三已经开始与各部门联网。如果金三都开始联网,金四怎么可能联网程度会比金三差?
这个税务KPI是最大程度的利用企业上传的财报做评估的,也就是说不是套用汇算清缴的概念,是会计准则的概念;也就是说,企业只要是诚实记账,根本不用怕金三还是金四,甚至将来的金五、金六.....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