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审计的奥德赛
2800年前,伟大的诗人荷马写的史诗奥德赛,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英雄奥德修斯回家途中,因激怒海神波塞冬,遭遇海难全军覆没,奥德修斯虽因机智和勇敢逃过一劫;但波塞冬余怒未消,使奥德修斯找不到回家的航线而在大海裡漂流十年,最终回到故乡伊萨卡的故事。
十年漂泊
最志得意满的时刻被打翻在地
在好不容易喘口气的时候又陷入危机
神一样的对手,猪一样的队友,
遇到女神
也遇到了各种人的亡灵。
看到这个故事,我的感受特别深
最后,历经所有的困难,奥德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伊萨卡岛。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岛,愿你的道路漫长
从熟悉的战场离开,希望、失望、打击、诱惑
直到有一天不再漂泊,专注于自己的世界
我漂了十几年,依然在寻觅
内心依然不能确定
审计人,总是抱怨郁郁不得志,总是抱怨没有成长。抱怨的根源其实就是自己的工作和成长没有符合你曾经的预期。
你满怀希望的大学毕业,想大干一番。
可是现实让不仅无法大施拳脚,而且连怎么施展拳脚也不知道。
就像为了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你拿出了珍藏已久的茅台,想大醉一番,可是对方不喝酒。酒是好酒,可是滋味不对。
有时的挫折感就来自于此。
很多人受于家庭的影响,毕业后要工作,要结婚,要稳定。内心一团火,却怎么也烧不起来。如果离开家,如果不结婚,如果不稳定好像就是一种错误。
这像极了农业时代
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安安稳稳的挣钱生活。
其实,在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人身边飘来飘去,跌来撞去,甚至没有稳定可言。
这是目前的社会常态。
不漂个十年,怎么去建设自己呢?
从20多岁毕业,到30多岁成为一个专业,一个行业,一个公司的骨干力量,这是最黄金的十年。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
1.专业思维判断能力
但这是一切的基础。
很多人抱怨工作,抱怨工资低,抱怨没成长,其实,你是这个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吗?
如果不是,那么公司确实不需要考虑你。
我们做审计,做财务,不能生活在表象里。
我们的工作本身就是接触各种信息,处理信息的。
不管是数字,业务等等,我们要能挖掘信息,判断信息,找到信息的规律,然后掌握,得出结论。
工作就是练兵场,不管你学习多么优秀,长得多么漂亮,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需要不停地问自己:本质是什么?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但是整个审计还处于信息化的史前时期,再好听一点,也就是刚刚进入工业化时代。
工业化的标志就是机器,工具时代,有各种模板啊,工具啊来提高效率,每个人都沦为了工具的操作工,你觉得你填底稿的时候,跟开挖掘机的有什么区别吗?
你的工资还未必有开挖掘机的高。你的大学其实还不如蓝翔。
而信息解决的是什么,是思维,是脑子。
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缺就缺在脑子。
同样是给人看病,庸医和神医获取的内容是一样的,望闻问切,拍片子抽血,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同样是做审计的,大家一起去现场,一起吃饭睡觉,为什么差距也这么大呢?
我昨天下午在跟几个朋友探讨,为什么同样是做审计,国内和国外的思维差异那么大。
结果一样,但是中间的路线却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要研究的,就是这条路,就像导航一样,先找出几条路线,再判断每条路线的优劣。
但是在国内的审计中,我们人太多了,就这些项目,真的需要这么多人吗。
一个项目去五六个人,除了一个项目经理带着一个高审以外,其他的人工作力还剩多少?
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呢,很简单,生产力不足。
这不就是农业社会的状态吗?没有生产力,没有有力的生产工具,就得靠人,靠集体抱团。
我看到很多人不敢辞职,怕辞职,尤其不敢裸辞。
为什么呢?很简单的,因为力量太小。不足以一个人生存。
那么如果你还抱怨公司的话,其实应该反思自己了。你离开公司难以生存,那么你的自我感受其实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公司也不可能把你当作重要人物,你必须被公司所接纳,而不是公司接纳你。
这就是农耕社会的本质,在公司打工,就像是在耕作,自身能力有限,没有强大的生产力,将就就是生活,安稳就是幸福。
虽然审计已经逐步的在工业化了,但是很多人本质还处于农耕的时代。
现在,很多事务所跳出来,要高效,要质量。可是为什么还是发展受限。
因为观念的固化。
节选我昨天在星球发了一段话:

我们的追求,要改变要发展,是要打破固有的思维的。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受大众的观念影响。
很多过时的经验和观念,约束了你大量行为的那些观念。
来到事务所,就告诉你做底稿,你就知道要以底稿为模板,要抽凭,要发函,从来没人告诉你要怎么思考。
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你想过没有,这些理所当然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为什么你的领导就必须教你东西,为什么你一边工作偷懒,一边还渴望更高的工资呢?
人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
在吃亏这件事情上,我几乎做到了极致。
不撞南墙不死心,不吃亏上当不接受教训。
因为我太感性了,我喜欢相信别人。当我一个项目做完,预付款却迟迟收不到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人我评估错了。这个项目,这个合作伙伴,我评估错了。其实,当你觉得你信错了一个人,其实你信错的是你对这个人的评估。
同样在项目中也是一样,一个问题没发现,被项目经理指导,又一个问题没做好,被质控打回。
可是你总要一直向前,一直遇到新的人,新的问题,不断修正、升级你的思维模型。才能真的成长。
2.成长
说的俗一点,挣钱。
挣钱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劳动致富。
比如我们渴望加班换取加班工资,我自己曾经,也送过快递,开过滴滴,无非是利用时间挣点生活费。
更有很多人从大学就开始兼职,工作之余,身边也有很多朋友代账,甚至兼职财务咨询。
劳动致富,我们的体会太深了,这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概念。我想没有比事务所的审计们体会更深的了,加班熬夜,劳动并没有致富,劳动换来的首先是生存。
除了劳动以外,还有就是你的选择,你的决定。
我们缺乏的就是独立。
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工作,服从命令,服从安排,就像昨天文章里我写到的,我教给你方法,很多人都不用,不想。为什么呢,因为他必须要先应付完他的底稿,因为那是他的工作。
工作中,很多时候不需要你独立,你没有机会,你的价值就是能把手上的工作做完。
持续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能持续成长。
这时候,就会出现两类人,一种是在固有的工作环境中,努力的耕耘,收割,耕耘,收割,完成自己的成长。
也有一些人,会跳出这个固有的环境,冲出云层,飞向更高的天空之外,完成跨越。
这两类人的发展,没有孰对孰错,也没用孰好孰坏,只是不同的发展方式。
3.关系
搞关系,俗,俗不可耐。
其实,俗就是雅,雅就是俗。
陆家嘴这个名字土不土,土到掉渣。
现在高楼林立之后还土不土,不仅不土,反而成了高大上。
这些年,我接触了太多的人。
两个人在一起,每天一起工作,关系好不好。我和我的很多同事,合伙人就是这样,形影不离。
两个人领了结婚证,是不是就形成了共同体,是不是最亲密的关系了?
然后呢?
很多人天生嘴就厉害,请客送礼,喝酒吹牛,阿谀逢迎,这就是处理关系的方式吗?
不管是我们接触一个人,还是进入一个新的公司工作,在最初的阶段,都是非常有热情的。
刚认识的女朋友,你每天想和她见面。刚入职的新工作,你兴奋不已的努力工作。
你好像找到了你的女神,找到了你梦寐以求的工作。
很多人最初来到事务所,不也是这样吗?
最近很多人给我发信息,告诉我入职了某家事务所,开心的不得了,来给我发个信息,当然我祝贺他们的新工作开始。
这个时候,你肯为她花钱,你肯为工作加班,因为你还处于美好的追求幻想之中,她给你一个吻,给你一点小恩惠,你能美的上天。
这就是热恋期,这个阶段是最美好的,其实说白了,第一,有幻想,第二,可以占便宜。
但是这个时候的关系好,其实大部分还是一种自我驱动的自嗨,其实你还根本没有真正进入关系。
什么时候是真正产生关系的时候,其实就是真正发生冲突的时候。
我没有见过一个人跟公司没有过冲突,我没有见过一个创始团队的合伙人之间不爆发冲突,我也没有见过一对恋人不吵架。
只不过,有些人吵着吵着就离了。
有些人吵着吵着就黏在一起了。
人和人的疏远,是从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隐瞒错误开始的
当冲突发生,大家可以一起面对的时候,这才是关系。
有了关系,大家才能一起创业,一起工作,一起生活。
年前的时候我跟朋友聊合作,我们一开始就约法三章,如果发生冲突,大家怎么办。其实很多创业团队都会约束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结果往往很难令人满意。
因为大家都知道,必须能够建立起关系,正视冲突,才能走到一起。
就像如果夫妻已经不能沟通,离婚一定是必然。
在我身边的朋友中,我见过的最稳定的婚姻关系,最幸福的婚姻家庭,不是那些俊男靓女,也不是那些爱的死去活来的。
而是一个不相信爱情的姑娘,与她的合作伙伴结婚了,她说这是她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
因为他们度过了冲突的阶段,和谐、稳定、协同,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是稳固的关系,才能一起创造。
他们形成了真正的共同体。
作为审计,我们要去感受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