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成为审计高手的三个差距

Benny / 2020-12-23
文字 正常
  • 标签:
  • 审计技术
  • 审计工作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成为审计高手,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成长

    成为审计高手,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成长

    自我成长的状态,是什么呢?

    前天吃饭,我跟朋友说,有一年,我的成长非常快,快到自己都诧异,外界给我翻了一倍的工资来挖我,我竟然不想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其实,我现在养成的很多工作中的好习惯,都来自于那一年。

     

    我那年,一个人做一个项目,早八点到晚上凌晨,饭都不敢吃,脑子里一秒钟都没有休息过,持续了一个多月。

    我是靠什么坚持的?

    我们还聊到,有些人考CPA,辞去工作全职备考,还是考不过,这又是为什么?

    很多人孤注一掷的要努力

    我最近很喜欢看到的一句话

    当你说你要努力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睡觉还有精神,为什么当年我能这么做项目,怎么熬下来的。

    我说我每天要靠毅力的就是劝自己早点睡,我也想早点睡觉。

    可是,我就是想多写一点东西,多看一看世界,多学习一些内容,多研究一些难题。

     

    我经常说,学习会上瘾的,你知道那种上瘾的感觉吗?

    就像是你遇到了一个美丽优雅的,堪称soulmate的姑娘,你渴望与她共度一生,这还需要毅力吗?

    有些人觉得考过CPA,就达到顶峰了,这是毕生的目标一样。这种感觉,就像很多人说买彩票中五百万就不上班了。这是真心话,因为他们厌恶上班,厌恶考试。

    而每年挣五百万以上的人很多,我们熟悉的一些老板,一些小明星,还有很多我们不熟悉的人,他们早已经挣足了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却还在每天奔波于工作,甚至比你睡的少,比你工作时间更多。

    位置不同,思想不同,想法不同。

     

    那么

    如何成为审计的高手呢?

    1、重视细节

    我经常告诫我的小朋友们,养成一个好习惯非常重要,这个好习惯的体现,就在于细节。

    比如你了解一项业务,一个项目,一个企业,很自然就可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归纳为一个表格,而不是长篇大论的文字,甚至很多人根本不会归纳。

    归纳为一个表格的时候,体现出的是逻辑,你会变得逻辑清晰。

    做一个表,很自然的把横竖的线画好,哪些粗线,哪些细线,顺手加个千分符,顺手加个备注,这些都是顺手完成的,这就是习惯。

    而我见过的大部分人,公式计算了半天,第二天就不记得这些数是什么了,又要挨个的去看公式。

    我为什么做审计,不用模板,因为我们的很多模板,设计看起来精密,各种公式套嵌,但是就是因为公式太精密了,更容易让人看不懂,你去研究公式和研究数据来源,甚至找数字错误的原因的这些时间,自己画一画,看似更笨,实际效率更高,而且自己更清晰。

    很多细节在工作中看似不重要,但是如果是一个高手,他们会非常注重这些微小的细节。

    就如同,我当初在企业工作,同样的一张表,我做出来的让领导欣喜,另一个同事做出来的却让人看不懂,无非是细节的把握不同。

    2、享受孤独的工作

    每天不睡觉还有精神,怎么能做到

    我渴望睡觉,我每天激励自己,睡觉吧,别干了,早点睡吧。

    可是,对于工作和学习的渴望,又让我在电脑前坐了两个小时。

    前天我们一起吃饭,我说,我在任何公司工作,都是最后一个下班,我入职到一个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要办公室钥匙。

    我每天加班到半夜,我不要加班费,甚至是人事硬帮我去填报了加班,后来我刻意的晚上早打卡,为了不上报加班,其实我自己一个人默默在公司里待到半夜。

    有人说你这是不是有病,加班不报,还特意早早打卡下班,然后继续在办公室里待着。

    对于我来说,加班对于我并不是什么苦差事,我特别喜欢,也特别享受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的这种状态。

    我根本不需要任何的鸡汤和经济上的激励。

    这就是为什么我可以一个人完成一个项目的原因,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厌其烦的可以去研究,去抠细节。

    这种看起来好像很枯燥的事情,在我这里,那些纤毫的改进,细微的发现,都让我快乐的起飞。

    所以,我一个人完成了一个超级的大项目,然后,合伙人追着给我加工资。

    3、专注

    在我看来,只要能够做好一件事,再做好一件事,就会有结果。

    就像我一个人完成一个项目,我不会投机取巧,也从不想捷径,反而在项目中,我会刻意的去采取一些笨方法。

    有时候,当你还在研究公式的时候,这些笨方法已经完成了,而且,笨方法会让你真正的深入到其中。

    对,我对公式的研究也自认为很精通了,在企业的时候,提到excel,全公司都会想到我,但是这种公式,或者一些小的程序,我通常是在工作完成之后,我会把我的工作做成一个总结,一个模板,一个模型。在这个时候,我才会把我做完的工作做一个逻辑的梳理,然后研究公式和程序,让它们成为模型。

    把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情,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会令很多人望尘莫及。

    前天吃饭,我也聊到,最早的工作的时候,总是在研究专业,研究细节,如果让我跟客户沟通,简直是要命。

    而如今,如果让我去跟客户沟通,我那种兴奋和渴望,真的无法掩饰。

    这来自于一种自信,我知道我能解决问题,所以我渴望去解决问题,我接了很多项目,因为我知道这是我擅长的,而且一定能得到结果的事情。

    这就是成长

    无非是,庖丁解牛,卖油翁打油

    作者
    • Benny 做的了审计,写的了代码。突破思维,勤于思考。
      微信公众号:Benniar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