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审计高手的三个差距
成为审计高手,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成长
自我成长的状态,是什么呢?
前天吃饭,我跟朋友说,有一年,我的成长非常快,快到自己都诧异,外界给我翻了一倍的工资来挖我,我竟然不想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其实,我现在养成的很多工作中的好习惯,都来自于那一年。
我那年,一个人做一个项目,早八点到晚上凌晨,饭都不敢吃,脑子里一秒钟都没有休息过,持续了一个多月。
我是靠什么坚持的?
我们还聊到,有些人考CPA,辞去工作全职备考,还是考不过,这又是为什么?
很多人孤注一掷的要努力
我最近很喜欢看到的一句话
当你说你要努力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睡觉还有精神,为什么当年我能这么做项目,怎么熬下来的。
我说我每天要靠毅力的就是劝自己早点睡,我也想早点睡觉。
可是,我就是想多写一点东西,多看一看世界,多学习一些内容,多研究一些难题。
我经常说,学习会上瘾的,你知道那种上瘾的感觉吗?
就像是你遇到了一个美丽优雅的,堪称soulmate的姑娘,你渴望与她共度一生,这还需要毅力吗?
有些人觉得考过CPA,就达到顶峰了,这是毕生的目标一样。这种感觉,就像很多人说买彩票中五百万就不上班了。这是真心话,因为他们厌恶上班,厌恶考试。
而每年挣五百万以上的人很多,我们熟悉的一些老板,一些小明星,还有很多我们不熟悉的人,他们早已经挣足了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却还在每天奔波于工作,甚至比你睡的少,比你工作时间更多。
位置不同,思想不同,想法不同。
那么
如何成为审计的高手呢?
1、重视细节
我经常告诫我的小朋友们,养成一个好习惯非常重要,这个好习惯的体现,就在于细节。
比如你了解一项业务,一个项目,一个企业,很自然就可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归纳为一个表格,而不是长篇大论的文字,甚至很多人根本不会归纳。
归纳为一个表格的时候,体现出的是逻辑,你会变得逻辑清晰。
做一个表,很自然的把横竖的线画好,哪些粗线,哪些细线,顺手加个千分符,顺手加个备注,这些都是顺手完成的,这就是习惯。
而我见过的大部分人,公式计算了半天,第二天就不记得这些数是什么了,又要挨个的去看公式。
我为什么做审计,不用模板,因为我们的很多模板,设计看起来精密,各种公式套嵌,但是就是因为公式太精密了,更容易让人看不懂,你去研究公式和研究数据来源,甚至找数字错误的原因的这些时间,自己画一画,看似更笨,实际效率更高,而且自己更清晰。
很多细节在工作中看似不重要,但是如果是一个高手,他们会非常注重这些微小的细节。
就如同,我当初在企业工作,同样的一张表,我做出来的让领导欣喜,另一个同事做出来的却让人看不懂,无非是细节的把握不同。
2、享受孤独的工作
每天不睡觉还有精神,怎么能做到
我渴望睡觉,我每天激励自己,睡觉吧,别干了,早点睡吧。
可是,对于工作和学习的渴望,又让我在电脑前坐了两个小时。
前天我们一起吃饭,我说,我在任何公司工作,都是最后一个下班,我入职到一个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要办公室钥匙。
我每天加班到半夜,我不要加班费,甚至是人事硬帮我去填报了加班,后来我刻意的晚上早打卡,为了不上报加班,其实我自己一个人默默在公司里待到半夜。
有人说你这是不是有病,加班不报,还特意早早打卡下班,然后继续在办公室里待着。
对于我来说,加班对于我并不是什么苦差事,我特别喜欢,也特别享受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的这种状态。
我根本不需要任何的鸡汤和经济上的激励。
这就是为什么我可以一个人完成一个项目的原因,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厌其烦的可以去研究,去抠细节。
这种看起来好像很枯燥的事情,在我这里,那些纤毫的改进,细微的发现,都让我快乐的起飞。
所以,我一个人完成了一个超级的大项目,然后,合伙人追着给我加工资。
3、专注
在我看来,只要能够做好一件事,再做好一件事,就会有结果。
就像我一个人完成一个项目,我不会投机取巧,也从不想捷径,反而在项目中,我会刻意的去采取一些笨方法。
有时候,当你还在研究公式的时候,这些笨方法已经完成了,而且,笨方法会让你真正的深入到其中。
对,我对公式的研究也自认为很精通了,在企业的时候,提到excel,全公司都会想到我,但是这种公式,或者一些小的程序,我通常是在工作完成之后,我会把我的工作做成一个总结,一个模板,一个模型。在这个时候,我才会把我做完的工作做一个逻辑的梳理,然后研究公式和程序,让它们成为模型。
把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情,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会令很多人望尘莫及。
前天吃饭,我也聊到,最早的工作的时候,总是在研究专业,研究细节,如果让我跟客户沟通,简直是要命。
而如今,如果让我去跟客户沟通,我那种兴奋和渴望,真的无法掩饰。
这来自于一种自信,我知道我能解决问题,所以我渴望去解决问题,我接了很多项目,因为我知道这是我擅长的,而且一定能得到结果的事情。
这就是成长
无非是,庖丁解牛,卖油翁打油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