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谈审计整改与跟踪审计的事
不管任何组织,其管理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内审亦然。如果审计发现问题不进行整改,那等于没有审计,所以整改是审计项目实现管理改善、增值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每个审计人必须重视,并予以应用的管理手段,只有对发现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才可能实现内审地位的不断提升,得到高级管理层的认可。
那么作为内审计部门,如何实现审计发现的及时高质量整改呢?这不但是内审发现质量高低的体现,也是实现审计项目绩效管理的基础。审计整改与跟踪审计互为条件,才能实现审计管理的良性循环。
在谈审计整改前,我们至少必须明确八个问题:
1、你的审计发现质量高低,是否进行了系统的考虑?
2、整改后,是否还会出现?是系统性问题还是偶然性问题?
3、是否考虑的成本效益原则?
4、是否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并进行积极整改呢?
5、审计整改的验收标准是什么?
6、责任人、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间是否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有效沟通,并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确认呢?
7、如果完不成怎么办?完成怎办?
8、跟踪审计到底审计什么?是审计整改完成情况的验收?还是另外一个专项审计内容呢?
那么下面针对审计整改和跟踪审计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在制定审计整改计划时,必须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整改建议的提出。所以,审计整改计划的提出,不能脚疼医脚,头疼医头,必须进行系统分析和考虑,并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诉求提出;
第二、整改计划的提出,必须考虑高级管理层的意见。根据我的经验, 在一个审计项目完成以后,根据习惯,有些领导更愿意将一些管理的想法和意见融合到审计发现中,以审计整改的方式进行管理和跟踪改善;
第三、不是所有的审计发现都必须要整改。毕竟审计发现的整改是需要付出时间和成本的,那么那些是刻不容缓必须立即整改的,那些是分阶段整改的,那些是无法整改的,必须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不同的整改计划管理;
第四、审计整改计划的提出,是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毕竟管理过程,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整改的成本超越了问题本身存在的成本,那么整改的意义就不复存在;
第五、审计整改计划的提出,基本要存在整改项目现状、整改建议、验收标准、责任人及完成时间等五个要素的;
第六、审计整改计划的管理必须是分类梳理,并站在风险、内控缺陷完善、损失停止、盘活资金及实现合规管理,提高效率、效果及效益等角度提出,不能浮于表面,看不到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实现对症下药。
第七、审计整改计划的提出与整改效果的验收,必须要有相应的绩效考核措施跟进,这才是审计整改计划能够落地的主要措施,就需要在制度管理方面予以保证。
第八、整改计划必须进行专人跟踪调度管理,并不断进行整改计划完成情况的汇报,让高级管理层对审计项目整改情况有所了解,这不仅是对审计部门本身的一个宣传,也是得到高级管理层支持的手段之一。
第九、针对跟踪审计来说,不管针对前期项目完成情况验收也好,还是专门的审计实施也好,总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审计发现的整改情况和效果的评价。也是整改计划验收管理的方式之一。
所以不管是审计整改计划的提出,还是相应的验收管理、跟踪审计,都是审计职能存在的基本作用体现。尤其对于内审人员来说,其主要的工作输出物就是审计报告,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的输出,不在于你零零碎碎列举出万条罪状,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根据存在问题进行审计整改计划的提出,并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和改进。
所以,在日常的审计报告管理中,审计整改计划的提出和采纳,是我对内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关键指标之一,只有不断的进行审计整改计划的梳理、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估,才能实现审计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一个审计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后,就有一次全方位接触和系统管理的经历,也是对于初步参与审计项目管理的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全审计流程演练。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