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财务总监的日常2016.03.01
曾经有过关于40岁职业经理人的讨论。我说,我已经做好走“下坡路”的思想准备。这与有没有雄心壮志无关。近几年和猎头保持联系,没有合适的职位;公司内部,中国区的财务团队里面,我没有再升的可能了;我不能移民去总部。人生说到底是个抛物线,下坡只是早晚而已。
有网友回复:“40岁就是下坡路了,那50岁的时候该怎么办?现在要60岁才能拿到退休金,那么,我想问问50岁以后该怎么办?”“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创业,去当老板,不去打工,那怎么生活呢?”
我给她的回复:“我说下坡,指的是工资~外企并购大环境下,财务高层是很有可能受影响的;或者公司内部调整,裁人也不会留情面的。对于你问的“怎么办”,我没有答案。我自己做的:每天工作努力,让老板找不到辞退我的理由;坚持学习,保持学习的能力;和猎头保持联系~我没打算做到退休。女儿十八岁的时候,也许我就会考虑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了……”
回答她的时候,我脑子里浮现了“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几个字。我每一天工作都尽了力,我从未放弃过继续学习。已经如此,我心坦荡,不惧将来。即使未来有倒霉的事情发生,也能放过自己吧。应该不会说:“如果我当初XXXXXX,今天就不会是这样子了。”人生没有如果,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把握好今天吧。
我记得我的第一任经理曾经和我说过,事情总是有前因后果的。年轻的时候玩儿了,享受了,中年的时候就要把时间补回来,学习也好,考证也罢。这些都是公平的。你年轻的时候多学习,以后的日子相对就轻松一些。竞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对于未来,如果你在担忧,找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做吧。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无名的天地
2016.02.29
-------------------------------------------------
四月份即将迎来一次内控和合规的内审。我年前和亚太的合规经理商量,亚太派个人过来用一周时间帮忙做准备工作。亚太来个人,有几个好处:1)中国区的相关部门会更重视2)如果现有流程哪一个环节风险比较大,有个人可以帮着回复一些来自亚太的询问也是好的3)我中国区的合规经理刚加入不久,有人帮忙,多少可以减轻她的压力。
这周的会,能参加的我都参加。我并不是很担心审计结果,主要是借机也深入了解一下我们的业务流程。去年任职以来,还有很多业务部门没有直接接触过。库房,物流,人事,采购,销售,市场,财务,IS……我们尽量充分利用这周的时间,把能安排的会都安排进来。亚太来的A对公司内部的内控要求很清楚,人其实也很负责,虽然有点儿年轻而且只能说泰味儿英语。会议主要两个目的:第一,如果大家对于内审要求的资料有任何疑问,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第二,A和大家分享每一个流的审计重点,讨论我们现在有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经常想,财务其实是非常独特的一个部门,如果你想,你总有机会了解整个公司的价值流,以及管理上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旁观者的眼光看这些会议,几点有趣的发现:
1.外企总是崇尚GSM,全球标准流程,以为所有GSM上线的地方都相对合规。但其实,各个GSM之接的衔接是硬伤。各个部门都把自己内部弄的清清楚楚的。部门之前有交叉职责的地方都有可能有问题。
2.两个原因会直接造成相对的高风险。一是频繁的组织架构调整以及不清楚的岗位描述,二是人员流动。
3.不管你日常管理认为多完美的地方,只要你花时间问,通常都会发现逻辑上还可以再提高的地方。这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吧~
4.总是有人愿意给你讲一些“story”,一些“背景”给你讲她/她所负责的部分有多特殊,或者很多年前是什么样子的。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有这种习惯,我们不愿意立足现在,承认自己对业务还不够熟悉,不愿意承认我们还没有能力用最简单的方式把专业讲给别人听。我总是和大家讲:麻烦你把我当成傻子,希望你能给我讲明白。用通俗的话把自己的专业讲给别人听,不是证明你做的事情不复杂。相反地,这说明你对工作已经足够了解,沟通能力又足够强。
2016.03.01
无名的天地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